標籤彙整:呂祐吉老師

00_FB_KIDS_20180527-706
2018 / 6 / 1

培養小孩的自主性跟自我實現感

 

作者:和謙診所 林禹喬 院長

 

 

00_FB_KIDS_20180527-706

 

 

週日參加新思惟的教養論壇,早上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參加,所以實際上只參加了下半場而已。主要是看看其他高資源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分享。陳畊仲醫師跟小兒子的和解令人動容;蔡明劭醫師、葉濡端醫師的時間分配讓我學習許多;呂祐吉老師跟陳三奇醫師的分享讓我增廣許多知識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0_FB_KIDS_20180527-278
2018 / 6 / 1

有方向為小孩安排未來的教育

 

作者:雙和醫院 急診醫學科 李尚 醫師

 

 

00_FB_KIDS_20180527-278

 

 

教養不像憨人想的那麼簡單

 

在小孩要接觸學校教育之前,我還天真地以為,不就是跟我以前一樣,念一般公立的學校(我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是公立的),其他的發展就看小孩興趣再培養。

 

但是事情不是憨人想的那麼簡單,有小孩之後,陸陸續續發現小孩的教育似乎已經變成軍備競賽。比我們早幾年生小孩的朋友們,有能力的都把小孩送往私立學校、雙語學校,甚至很多學校還要提前卡位,要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搶到名額進去。接著才能一路升上小學、甚至國高中。

 

這些前輩的建言也讓我非常擔心小孩的教育,我們家老大現在在幼幼班,今年要上小班,對於幼稚園的選擇我們也是非常困擾,所以希望跟老婆一起來上新思惟論壇來尋找答案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0_FB_KIDS_20180527-281
2018 / 6 / 1

教養不只是考試,而是找回學習動機。

 

作者:祥峻中醫診所 林佑彥 副院長

 

 

00_FB_KIDS_20180527-281

 

 

這幾年開始臨床工作以來,看到許多患者莫名的煩躁與擔心,以及小孩們越來越晚睡,不禁思考了一下為什麼。週遭的朋友們以及家裡有學齡孩童的父母們,講到現在的升學制度及學習狀況,才發現問題可能出現在教養。

 

教改這幾年下來,不見家長與學生的壓力變小,反而更多補習班誕生、為了洗經歷而出現的義工證明,或是聽到學校老師講到學生們的學習態度,看到私立名校招生考試擠爆的新聞,都會有種感慨,如果以後有了孩子,該怎麼帶給孩子最適合的教養呢?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MlPan_KIDS_20180527-674
2018 / 5 / 31

人生,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!

 

作者:潘美伶 小姐

 

 

01_innovarad_MlPan_KIDS_20180527-674

 

 

社會轉動的速度實在太快了,身為家長,有很多事情要注意。不是只要填飽孩子的肚子就好,孩子幼時要花時間陪伴,帶著他們去觀察去認識這個世界,在親子關係上要存下愛的存款,給孩子身心靈都感到安全的環境,要樂觀、積極、進取、誠懇,以身為教。

 

近年來,台灣教育體制中的風雨消息,讓家長時而困惑、時而憂心。長年關注教育議題的我,看到《當代家長的煩惱》的講題時,因著期待而報名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wuth_KIDS_20180527-161
2018 / 5 / 31

連續兩年,收穫滿滿!

 

作者:嘉義榮院 胸腔內科 吳東翰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wuth_KIDS_20180527-161

 

 

去年參加了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後,今年一看到《當代家長的煩惱》開始報名,本來想丟包小孩 請人幫忙帶孩子,帶著太座大人一同參與盛會,吸收成長。但是不到兩歲的兒子,最近變得像橡皮糖似的,一直黏著媽媽,只好自己獨身一人,一大早上台北,全力吸收新知與經驗,跟辛苦在家的全職媽媽,一同分享討論成長!

 

研討會開始前,一如往例地遇到了許多很久沒見面的好朋友們,雖然平常在不同地點、不同醫院,或不同科別努力工作著,但為了自己的孩子都不遠千里地來上課,這就是新思惟課程驚人的魔力啊!

 

每次的年度論壇,蔡校長的研討會設計概念都會用令人意想不到的梗開場,這次從十倍成長的人均 GDP、傳統轉盤式電話與智慧型手機、單一商品與各式各樣選擇的美乃滋,藉由周遭隨手可得的事物與概念,來強調家長與小孩這兩個有著外在環境巨大落差的世代,更加強了不同方式教養觀念的重要性!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