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_FB_KIDS_20180527-111
2018 / 6 / 1

世界變化快,正向良性教養不容易。

 

作者:《新思惟論壇:當代家長的煩惱》講者 白映俞 醫師

 

 

00_FB_KIDS_20180527-111

 

 

這次要拿什麼與大家分享呢?

 

接到蔡校長的邀約後,我先是已讀不回,再鼓起勇氣回答:「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份量與大家分享,(依我的等級)大概只能做出我們家妹妹的成果報告展。」

 

談教養,大家意見一定不會少,而我這種只生養一位小孩的人,且是不顧眾人意見,任性地養著八歲小孩的人,連 case study 都談不上,更遑論能稱得上專家了。

 

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,我已經多年不在社群網站上放孩子的照片或討論教養,就是要盡量避免這些衝突。所以,究竟這次要拿什麼與大家分享呢?大家想聽的,究竟是我們讓小孩自學時的實際做法,抑或是決定自學與否的想法觀念呢?

 

最後就決定,一半一半吧!前十分鐘分享我們家小孩的部分作品,後十分鐘用來討論那些曾經被挑戰過的問題。

 

簡報做完後,對於小孩只有八歲多有點赧顏汗下,怕拿出的作品看起來太過粗糙。但想想又覺得坦然,是的,他們這輩的孩子,從小就能看到許多製作完善的圖文書及高畫質的電影,但自己動手做的話,還是會從這樣的作品開始啊!就呈現事實吧。

 

 

沒時間等待 long term follow up 的結果

 

再來,後半該提出哪些問題來討論也很困擾,畢竟小孩不是已經拿到知名大學入場券的人啊,我們願意選念 case study 的 paper,至少要是個 result 很好的,我們才想知道他「做對了什麼吧!」

 

而我們沒什麼 long term follow up 的結果能說嘴,真的能發展出 discussion嗎?後來只能安慰自己,十一年前手機大廠也不知道會有 iPhone 的出現,但十幾年後,手機大廠已經消失了,iPhone 改變了世界。

 

時代變換這麼快,我們現在如果看到十年前教育小孩的案例,或許也會心想,「時代不同了,你那時有 iPad 無時無刻吸引著孩子嗎?小孩會跟你討智慧型手機嗎?」當時代變換這麼快,我們或許也沒時間等待 long term follow up 的結果,也會對十年前作法的可行性存疑。如果這樣的話,說說自己現在怎麼想的怎麼做的,似乎就沒這麼罪惡了!

 

 

環境變了,各種條件與心態也不同。

 

聽完一整天的演講,想來大家最能明白的就是:「這些都不是想要複製,就能夠複製的。」比較起來,學術研究發展的實現,或是個人品牌的建立,似乎被複製成功模式的機會,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,聽眾較能享受到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鼓舞。

 

而教養的複製應該是困難的,畢竟人變了(大人、小孩)、環境變了,各種條件與心態的不同,會讓人覺得處處不可行。就如同提問時間一位女醫師的感嘆:「我聽完後,覺得自己最缺的是一個太太。」

 

是的,當男醫師們開心地秀出學術肌肉時,女醫師們在照護小孩的同時亦想衝刺事業,但缺乏賢內助的話,根本沒辦法啊!畢竟,陪伴小孩真能用「每日黃金十分鐘」解決嗎?終究要有人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小孩,注意小孩安全,在相處間調整孩子的心性,在小事中注意到孩子的變化,這些大概都難以用「重質不重量」來解決。

 

(想想看,男生當兵時都很怕女生兵變吧!不是就為了陪伴時間不足而心生恐懼嗎?很怕這女生將不再屬於自己。但對孩子,大家先設想他屬於自己,似乎就比較不怕減少陪伴時間而失去什麼,而有了重質不重量的觀念。)

 

 

家長在多重身分中拉扯

 

大家在聽講時想必都會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組成,若自己身兼收入來源、事業突破、小孩主要照護者……,等多重身分的話,要達到正向良性教養並不容易,而在女性聽眾突破五成的狀況下,很多人應該是在這多重身分中拉扯著,為「隊友明明不給力,還總以為是隊長」心煩著,實在難以在聽完後覺得信心滿滿、充滿衝勁兒呢!

 

世界變化得太快,誰也料不準每個選擇的未來,不過感謝這場論壇讓大夥兒能在摸石頭過河的旅程中,彼此打氣互相照應。

 

(橙編按:教養的性別議題不容易,也謝謝映俞活動後與我的私訊討論。我個人的結論是,的確很多事情可以更好,但在資源與時間緊湊的狀況下,我們都只是在讓事情可以 work 而已。知道了,想過了,下次我們就能做得更好。感謝!)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