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_KIDS_20180527-177
2018 / 6 / 1

讓父母成為孩子學習的最佳引導者

 

作者:斗六成大醫院 麻醉科 詹益政 醫師

 

 

00_KIDS_20180527-177

 

 

去年因為太太生產的關係,無法參加新思惟的課程。今年看到有關家長親子的課程,立刻向太太告假北上參加。這次的議題涵蓋很廣,有相當多的地方引起我的反思。

 

 

跳脫體制,沒有標準答案的自學。

 

首先是白映俞醫師和姚侑廷醫師分享有關自學的議題,對於從小習慣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完美正確答題的我,不啻是一記當頭棒喝。想當年也就是這樣子一路走來,升學就是小學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。課本說什麼,考試就寫什麼,只要認真就一切 OK。

 

但是長大以後,發覺社會似乎不是如此,要達到一個目標有很多條路可以走。以國民義務教育來說,居然有所謂的自學方案!聽起來似乎不錯,但是內部仍有許多細微之處需要多加了解,例如自學之路要如何與大學銜接?孩子的人際關係如何去處理?家長的能力不足如何教導小孩?

 

 

興趣如何轉化為謀生工具?

 

第二個單元請到了啾啾鞋和博恩來演講,這是一個我不常接觸到的世界。二位講者分享他們在各自領域如何蹲點打拚,隨著運勢趁機堀起。

 

在新興的職業上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,如何將興趣轉化為可以謀生的事業。就如同啾啾鞋一開始只是引進好玩的影片,轉變成自製影片,是因為他喜歡創作,而且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持續創作,最後才能變成一方之霸。

 

博恩的學歷很驚人,讓人更驚奇的是,他怎麼會想在念研究所的前一年,走進脫口秀這個領域?演講中提到的「興趣派」和「賺錢派」令我印象深刻,學歷文憑在我們這個世代雖然很重要的,但是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,身為父母也能放寬心,相信他們做的選擇。

 

 

親子教養的各方各面

 

親子關係的轉變,從之前的權威式教育,變成現在需要常常對話及溝通,對於剛成為爸爸的我來說,是相當不適應。(橙編按:我也是,在醫院發展的人際關係模式,跟當一個好爸爸,似乎有本質上的抵觸,只能重新學習。)

 

以前總認為小孩自己會長大,但是現在發現,沒有好好陪伴孩子,長歪的可能性似乎不小,只能說小時候自己生長的環境還不錯,沒有誤入歧途。

 

呂祐吉老師在演講中提到認真姊和帥帥哥,都是生長在資源充足之地的孩子們,但是什麼差異,造成了二種不同的個性?動機的建立是很重要的。

 

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為什麼要認真讀書,其實我也不清楚,總不可能是書中自有黃金屋、顏如玉。另外一個重點是在物慾方面,要多加小心孩子沈迷在電子世界,需要幫他們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。

 

 

選擇體制教育,如何提供助力給孩子?

 

讀公立幼稚園、小學,有機會就進去資優班,可能是未來比較會走的路。由陳三奇醫師和校長的分享中,讓我知道該以什麼為優先加強的部分,未來可能不需要太多死記的知識,而是多一些串連不同知識的方式,以及語文表達的能力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要讓小孩子知道面對困難,如何去發現問題、收集資源、不斷練習、克服困難。只要他能如此做,相信可以朝他希望的目標持續邁進。

 

最後感謝這堂課,讓我發現自己從來沒思考過如何教小孩,一直以為放養他,自己就會長大、發現自己的目標。身為一個現代的父母,我應該開始練習如何引領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,幫助他不斷練習、克服困難,持續地成長,並在他需要的時候,成為他堅實的後盾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