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_innovarad_hp_chung_KIDS_20180527-265
2018 / 6 / 1

這次的教養論壇,內容深度更深、廣度更廣了!

 

作者:馬偕醫院 胸腔內科 鍾心珮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hp_chung_KIDS_20180527-265

 

 

教養不只是考試,而是找回學習動機。

 

「自學」在以往的觀念,是那麼遙遠的事,也是少數家長的特別選擇。從白映俞醫師和姚侑廷醫師的教養觀察和毅然選擇自學之路,我看到更多的是父母的勇敢與對教育更深的省思。

 

白醫師提到女兒在國小時期,理論上是學習最旺盛的階段,卻對考試不考的科目或學習都興致缺缺。聰明小孩自然物擇淘汰,讓術科學習胃口變差,讓我回想到自己小時候,也對術科漸漸不感興趣,還理直氣壯的想,「沒關係,反正這個考試不考!」現在回想,似乎當下也失去獲得軟實力的機會。

 

例如,我會發現自己會急切地追求所謂的「正確答案」,卻對中間追尋的過程不夠有耐性。將來的世界一定不是只有學歷和考試這麼簡單,不管是否讓孩子選擇自學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升學習動機為家長要務。

 

 

其實,我是來聽啾啾鞋的建議。

 

因為自己也想當個 YouTuber 日前無意間看到啾啾鞋的影片,蠻佩服這位知識型網紅所拍的冷知識短片,居然不枯燥且讓人感興趣想完整看完。

 

果然當 YouTuber 有很多背後的艱辛,例如,固定更新影片的日子逼近卻沒有靈感的焦躁、一開始完全沒有點閱率的起步期,燒錢也要有個限度、非常有計畫地設定期限內的停損點,這些都是很務實且可以遵循的建議。

 

我們常高估創意工作中,所需要的靈感與天份,但網紅不但強調創意的產出,更需要紀律才能確保定時的輸出,建立 SOP 在各行各業都是需要的。還有一點,大學時期的補教名師生涯,讓他存下一筆創業金,或許在提醒我們,小孩去打工可能帶來的正面效益。

 

 

背離高學歷者的就業想像

 

從一開始陳述「想像和實際」之間的落差,就是笑點之所在,分析笑話之精闢果然是當紅單口喜劇演員,博恩用特有的幽默自嘲,對外界所說「高學歷卻好像不務正業」給予正面迎擊。

 

後面精彩的分析「賺錢派」和「興趣派」,各種的機會成本是什麼,我得老實說,我從來沒這麼透澈思考關於就業這件事。當初就只是到了高三,幾乎全部的同學都以醫學系為第一志願,我不想浪費分數,也跟著填了醫學系,順勢走到今天。

 

第一次認真分析賺錢派還是興趣派,現在時代發展快速,選擇也更多,慶幸自己能增進分析思考的能力,甚至更進一步擬定策略,也試著思考這世界缺乏什麼?我們個人又能供應什麼,進而有不同的職涯規劃。

 

 

我的側面觀察,家長會怎麼選。

 

這次論壇我觀察到多位講者都有許多共通選擇。第一點是,規劃許多時間在全美語教學(這點非常符合去年論壇提到的實證結論)。白醫師選擇在家自學外,會額外上英文課;陳三奇醫師也是選擇全美語幼稚園;蔡校長更是安排星期一到五下午都是全美語上課。

 

第二點是,遇到教養困境會向外找資源,和小孩一起成長,也遇見更好的自己。陳畊仲醫師提到參加親子營,接觸到「薩提爾模式」對他教養的改變;或是姚侑廷醫師在小孩自學路上,盡力替小孩找網路資源或共學團。

 

第三點則是,作個好隊友,隨時補位互相支援。不管是醫師媽媽,還是醫師爸爸,小孩的教育必定是雙親共同的工作,而不是其中一方決定就好。姚侑廷醫師說得明白,如果當初太座不答應讓女兒自學,他不會堅持走上自學這條路。

 

今年,教養論壇的內容深度更深、廣度更廣,很慶幸能跟新思惟一起成長。

 

 

近期課程